|
“降伏”经销商 7 上页:四种矛盾 除了踢开中间商直接参与各种类型的超级终端举办的集中采购招商会,或利用自己在当地的销售公司直入本地的大型卖场外,在生产企业与商家对市场控制权的争夺战中,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对市场的渗透能力,以及当地市场商家的规模水平及竞争状态,可以选择多种产品销售模式。以下几种模式即表现了这种对市场的控制权力由商家向厂家的逐步过渡。 1. 权宜之计:依赖经销商 对于实力较弱的中小企业,由于没有资金实力和相应的营销人员开拓新的市场,比较适合选择经销商代理企业产品在当地销售的方法。借助当地的经销商已经成型的销售网络、销售人员、销售经验以及客户资源,为企业的产品迅速进入主流通渠道,快速到达销售终端节省了大量时间,企业在出让了一部分应得利润给经销商的同时,也将一部分原来应由企业承担的销售风险转嫁给了经销商。但这种销售模式由于企业不能直接面对市场,市场的主控权完全掌握在经销商手中,厂家显得较为被动,对市场需求、服务以及突发事件的反应需要中间商来传递,反应速度自然也就快不了。对于能够高速成长和有远期发展战略的企业来说,对经销商网络的依赖只是在厂家的势力尚未壮大之前的一种权宜之计。 2. 经销商 + 厂家办事处 厂家设立办事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协助经销商做好当地的销售工作,甚至当经销商的力量不够强大时,还可以帮助经销商开拓市场,但其更重要的工作任务之一就是监管拥兵自重的经销商。 部分经销商在与厂家的合作中随着市场销量的增大,在当地市场份额的提高,资金实力逐渐增强,经销商在厂家面前的地位也就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由于对市场的控制权完全掌握在经销商手中,会让经销商产生“拥兵自重”的感觉,不断向厂家提出非分的要求,像降低进货价格、拖延货款、不能按要求配合厂家的工作等现象越来越突出。这时厂家有两种解决办法: a. 及时找借口向当地派驻办事处,从经销商手中逐步过渡一些权力,但此做法不宜过于明显,应当给经销商服用“早一粒,晚一粒”的缓释胶囊,保持平稳过渡,尽量避免当经销商警觉后予以恶意报复。例如低价处理商品,或故意窜货,更极端的甚至会出现消极返款等,后果将难以处理。 b. 与当地其他同类商品的经销商进行暗中接触,寻求合作的可能,以便压制原有的经销商,平衡市场地位。如果与原经销商关系迅速恶化,也可及时填补市场空缺,以免使厂家招致更严重的损失。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下页:争夺控制权(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