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降伏”经销商 7 上页:争夺控制权(2) 在产品导入市场初期,中小型的企业往往都会急于在当地寻求经销商,一般都会委派负责营销的经理去当地市场调研一段时间,对大型批发市场和经营相关类别产品的经销商逐一考察和拜访,赠送企业及产品的宣传资料,最后约定几家比较有合作意向的经销商重点谈判。但是对于缺乏实力的中小企业,有实力的商家都会有“店大欺客”的心理,没有实力的经销商也会虚张声势给自己长威风,以便于漫天要价。例如,要求厂家先铺几十万的底货,再给大量的广告费支持,还要促销品及促销人员费用,大型卖场的进店费等厂家也得一个不能少地掏出来,要么就是全额赊销。商家妄图用这种“下马威”的招术来先声夺人,争取谈判优势,以便于从厂家那里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条件来代理产品。即使厂家已经让到了底线,经销商还会认为自己没有拿到最有利的价格。在经销商的眼里,厂家的优惠条件就像是海绵里的水要挤总还是有的。针对这样的经销商,厂家应“避其锋芒”,运用“曲线战术”,拉动经销商的购货积极性。 欲擒故纵法(一) 如果厂家尚有一批为数不多的营销方面的精英,但又不可能象撒胡椒面一样分散派驻到全国各地市场,就最好选择重点市场重点进攻法,集中营销队伍对急需开发的市场集中火力进攻,等夺取后再交给当地的经销商管理,不要去理会经销商一开始接触时开出的各种苛刻条件,先启动消费市场,即通过取得消费者对于厂家产品的认可来拉动市场终端的进货需求,选择在当地主流媒体如报纸、主要路段路牌、收视率较高的电视节目投放产品广告,在大型卖场进行促销、派送样品,免费使用和品尝,当消费者认同该产品后必然会到终端去寻找,消费者的需求信息会通过终端源源不断地传递到经销商手中,这时的经销商就会放下架子,“满怀诚意”地来找厂家希望共同合作开发市场,此时的厂家千万不能被阶段性的战果冲昏头脑,对于消费市场已经启动的产品,成为其代理商就意味着每年都会有稳定的收益可赚,想做经销商的肯定不止一家,赢得了主动权的厂家这时就可以“细挑慢捡”。 欲擒故纵法(二) 事先不向任何一家经销商许诺经销权,而是同时向几家经销商铺货,通过他们之间的竞争,加快铺货的速度。随着厂家对市场的进一步熟悉,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这时再来确定经销商就比较适合。从市场风险来说,尽量争取经销商全额垫付铺货款,没有压力的经销商,也是不会有推广新品的动力的,这个条件也在无形中排除了居心不良的批发商,在竞争中淘汰通路能力较差或终端运作能力差的批发商,但应对被淘汰的批发商,给与一定费用的补偿。余下的经销商会觉得自己的代理权来之不易,会对厂家的销售政策积极配合。不要与经销商签订过长的经销合同,一般以一年为周期,要让经销商感觉到有被随时替换的可能,这样经销商的危机感会较重,其工作态度会较为端正。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下页:智取经销商(2)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