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抓住新生代的“心”---浅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行为实现机制 7 上页: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行为实现机制(4) 第三.信息的极大丰富化、便利化,对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动力也有影响。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台、店堂、车体……广告铺天盖地,宣传无处不在,各大手机厂商与广告商们的努力,使得通信领域(主要是手机市场)的信息极大的丰富化、便利化了,在这种强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的说来,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的,在这种前提下,结合他们以往在消费过程中的学习,就会导致一种或一系列消费动机的发展。 (三).学生手机族的学习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是一种与外在刺激条件相关的,随着时间而发生的行为变化。就消费者而言,它与消费者的行为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许多消费者行为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学习的过程之上的。在上面对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他们具有较高的消费动力水平,而这种较高的消费动力水平为了实现满足需求的目的,则会推学生手机族学习过程的发生。这一学习过程可以用“刺激---反应”理论模式表示,如下图所示。 驱使力---刺激物---提示---反应
反馈 这儿驱使力代表的是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刺激物是指可以满足学生手机族消费需求的相关信息,提示是指对于各种相关信息的强化表现,反应是指对各种相关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所得出的一种经验或一种认识,反馈则是指将所取得的认识或经验反馈到刺激物及提示,从而强化学习的过程。这一学习过程体现在学生手机族身上,也就是,再消费动力的驱使下,学生手机族开始接受刺激物的刺激---增加对手机广告的注意,探访手机市场,询问相关群体,丰富与手机相关的知识等,在获取一定的相关信息之后,缩小自己的学习范围,重点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手机资料,最后结合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再从这些资料中筛选出符合自己需要的手机,形成较为明确的认识。在购买决策未确定之前,这一过程将处于反复比较、学习的过程之中。经过这一过程,学生手机族对于自身的消费需求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同时也获取了大量的相关知识,这对于增强其消费的信心,导致他们某一或一系列动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第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页 下页: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行为实现机制(6) 8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
主页 │ 关于麦肯特 │ 关于网站 │ 招聘信息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