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营销传播网 频道导航
在线投稿     

会 员 区 网站地图
首页 动态 文库 知识 资讯 社区 服务

高级搜索

EMKT营销文库
最新文章 最热文章
读者推荐 全部文章
麦肯特培训课程

麦肯特提供优秀的营销与管理培训课程、内训与咨询:

* 领导者之剑 - 突破思维
* 情境领导 经理人之培训





专题 | 精品 | 行业 | 专栏 | 关注 | 新营销 | 战略 | 策略 | 实务 | 案例 | 品牌 | 企划 | 企业与人
中国营销传播网 > 营销策略 > 营销策略 > 抓住新生代的“心”---浅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行为实现机制

抓住新生代的“心”---浅析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行为实现机制


中国营销传播网, 2001-06-01, 作者: 袁光浩, 访问人数: 5570


7 上页: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行为实现机制(4)

  第三.信息的极大丰富化、便利化,对学生消费者的消费动力也有影响。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电台、店堂、车体……广告铺天盖地,宣传无处不在,各大手机厂商与广告商们的努力,使得通信领域(主要是手机市场)的信息极大的丰富化、便利化了,在这种强烈的外部刺激的作用下,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也得到了提高。

  总的说来,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是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的,在这种前提下,结合他们以往在消费过程中的学习,就会导致一种或一系列消费动机的发展。

  (三).学生手机族的学习分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习是一种与外在刺激条件相关的,随着时间而发生的行为变化。就消费者而言,它与消费者的行为是密切相关的,因为许多消费者行为实际上都是建立在学习的过程之上的。在上面对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分析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他们具有较高的消费动力水平,而这种较高的消费动力水平为了实现满足需求的目的,则会推学生手机族学习过程的发生。这一学习过程可以用“刺激---反应”理论模式表示,如下图所示。

   驱使力---刺激物---提示---反应

        反馈

  这儿驱使力代表的是学生手机族的消费动力,刺激物是指可以满足学生手机族消费需求的相关信息,提示是指对于各种相关信息的强化表现,反应是指对各种相关信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后所得出的一种经验或一种认识,反馈则是指将所取得的认识或经验反馈到刺激物及提示,从而强化学习的过程。这一学习过程体现在学生手机族身上,也就是,再消费动力的驱使下,学生手机族开始接受刺激物的刺激---增加对手机广告的注意,探访手机市场,询问相关群体,丰富与手机相关的知识等,在获取一定的相关信息之后,缩小自己的学习范围,重点收集自己感兴趣的手机资料,最后结合自身的主客观条件,再从这些资料中筛选出符合自己需要的手机,形成较为明确的认识。在购买决策未确定之前,这一过程将处于反复比较、学习的过程之中。经过这一过程,学生手机族对于自身的消费需求有了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同时也获取了大量的相关知识,这对于增强其消费的信心,导致他们某一或一系列动机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页    下页:学生手机族的消费行为实现机制(6) 8




欢迎作者投稿,投稿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本站投稿协议(http://www.emkt.com.cn/article/send.shtml)
本网刊登的文章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文中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注意判断。


相 关 文 章(共9篇)
*专题:国产手机的生存机会 (2000-09-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专题策划:周国卿)
*国产手机集体“突围” (2000-09-14, 中国营销传播网)
*国产手机如何扩大市场占有率 (2000-09-14, 人民日报)
*为国产手机咨询 (2000-09-14, 中国营销传播网,作者:王蕴红)
*第三代手机叫响中国品牌 (2000-08-24,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八期)
*手机广告:卖点在哪儿 (2000-07-13,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五期,作者:景涛)
*国货手机断想 (2000-07-13, 《销售与市场》2000年第五期,作者:罗军)
*学生的生意 (2000-06-30, 《销售与市场》1998年第六期,作者:刘文杰)
*中国手机市场竞争态势 (2000-06-28, 《销售与市场》1999年第十一期,作者:朱丽叶、陈斌)


主页关于麦肯特关于网站招聘信息广告服务联系方法

版权所有©2000-2021 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
麦肯特®、EMKT®、情境领导® 均为深圳市麦肯特企业顾问有限公司的注册商标

未经书面明确许可,本网站所有内容禁止任何形式的复制和转载
如有任何意见或建议,欢迎与我们联系


本页更新时间: 2025-04-04 05:05:01